涂膜的意义在于保护金属表面免受腐蚀环境的侵蚀,但人们发现,即使是看似坚韧的涂膜,也具有惊人的透水透氧能力。不过,如果厚度足够保证电绝缘,就能发挥出它的防腐蚀功能。基于此,涂膜的电阻值被用作衡量防腐蚀能力的指标。
许多经过涂装后的钢材会从一开始就存在的针孔等缺陷或因机械作用而造成的划痕开始发生腐蚀。这种开始于局部区域的腐蚀最终会扩散到周围区域。这种腐蚀时有发生,腐蚀面积会增大。
因此,涂膜不仅需要无划痕和缺陷、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而具有防止已经发生的腐蚀横向扩展的性质同样也很重要。为此,要求涂膜紧密附着在基材金属上。
为了进行良好的涂装,充分进行钢材表面的基底调整非常重要。通常,比起在不佳的基材上使用高档涂料进行涂装,在充分进行基材调整的情况下,使用低级涂料进行涂装会更加持久。
普通钢材表面覆盖着一层被称为黑皮(氧化皮)的氧化膜,这是在热轧过程中产生的。这层薄膜厚薄不均、有裂纹、附着力差,并不适合作为涂装底漆。另外,黑皮可能会吸附环境中的氯气和亚硫酸气体,使涂膜附着力变差,侵入的水会生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使涂膜劣化。如果有油附着在基材面上,则无法形成密合性良好的涂膜。
通常是采用喷砂、酸洗等机械清洗方法去除黑皮和铁锈。对于桥梁或水箱等大型构造物,可采用喷砂、抛丸(钢粒)、砂砾(碎钢粒)喷砂等属于前者的方法。
进行这些处理之后,不仅能够去除了表面的黑皮和铁锈,而且还会在表面产生细微的凹凸,增加涂膜的附着面积,产生让涂膜锚固的效果,可提升涂抹的附着力。
如果对薄钢板(通常3mm以下)进行喷砂处理,可能会因冲击力而导致钢板变形,因此不可采用这一工艺。这种情况下,可通过浸泡在酸中,以化学手段溶解消除。(酸洗)
对通过上述工艺清洗后的钢材表面进行磷化处理,形成磷酸锌、磷酸铁、磷酸钙等皮膜时,以其为基底的涂膜的防锈性和附着力会得到显著提高。这种处理称为化学转化处理,是通过将钢材浸入磷化溶液中或通过喷涂溶液而形成薄膜。
通常涂膜会分为多层。底涂、中涂、面涂等,各有各的功用。例如,底漆的设计重点是对基材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面漆的设计重点是与腐蚀环境的相容性,中漆的设计重点是上述两者的附着力。